刚刚过去的3.15消费者权益保障日,比亚迪经历了一场不小的风波,这一天有超过50位比亚迪车主计划去参加一场维权活动,但实际上只有几位车主成功的到达了现场,而另外的车主没有如约到达的原因竟是因为车辆被远程锁闭,一时间矛头全部指向了比亚迪公司,认为是比亚迪公司通过远程锁车来阻止车主维权。
比亚迪刚刚松了一口气,奔驰的心却提到了嗓子眼。原因是3月14日夜间,焦作薛先生驾驶的一辆奔驰C200L在使用定速巡航时,在120公里/小时的时候发现定速巡航无法解除。
随后薛先生驾驶着这辆奔驰以120公里/小时的速度狂奔了近100公里,最终才通过奔驰售后服务中心远程控制使车辆恢复了正常,而在这100公里的路程中,多亏了交警的紧急协助才避免了悲剧的发生。
尽管这两个事件发生在不同品牌的车辆上面,但是却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远程控制对于一辆车到底意味着什么?
在车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远程控制功能早已不是什么新鲜功能,通用安吉星、丰田G-Book等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远程服务功能。通过远程服务功能,车主可以远距离实现车辆的锁闭与解锁、启动与熄火甚至是空调的开启与设置。
从便利性的角度来看,远程控制功能的出现为车主带来了极大的方面,甚至在面临钥匙锁在车内这种“窘况”的时候也能从容不迫地通过远程控制来解决。
可是从网络安全的角度来看,远程控制功能也可能给我们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相信电影《速度与激情8》里的场景大家还历历在目:停车场内停放的车辆突然全部启动,疯狂地“砸”向停车楼下的主角,同时路上正常行驶的汽车也全部失控,一窝蜂地涌向主角驾驶的车辆。在车联网快速普及的今天,电影里的场景越来越有变为现实的可能。
在车辆尚未联网的时候要想控制车辆只能通过直接的物理接触来实现,可当车联网技术出现之后,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黑客们只需要破解车辆的网络安全防护就可以直接控制车辆的所有功能,是不是听起来非常恐怖?
对于目前的绝大多数车型来讲,汽车内部都会有许多的控制器,这些控制器负责车辆的多媒体、转向、刹车以及供油等功能,而这些控制器由CAN总线连接在一起。在CAN总线与这些控制器之间是基本没有网络安全防护的,因此说只要能控制CAN总线,那么基本就获得了一辆车的控制权。
净睿智能自助洗车机是一个24小时自助的洗车设备,自助洗车机支持多种支付方式供车主选择。刷卡、微信扫一扫启动机器、微信注册会员、微信充值、微信钱包支付,微信分享赚积分、赚金额。输入会员卡号(手机号)、密码,支付。一键导航洗车,让车主快速查找附近洗车网点。洗车网点的忙碌状态查询,一键预约洗车,一键分享。
刚刚离开这个世界的伟大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就曾对人工智能技术给过人类警告,霍金在2017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GMIC)上,通过视频发表了题为《让人工智能造福人类及其赖以生存的家园》的主题演讲。霍金在会上表示,人工智能的威胁分短期和长期两种。短期威胁包括自动驾驶、智能性自主武器,以及隐私问题;长期担忧主要是人工智能系统失控带来的风险,如人工智能系统可能不听人类指挥。人工智能也有可能是人类文明史的终结,除非我们学会如何避免危险。
正如霍金先生所说,一旦人工智能失控,那么自动驾驶技术带给我们的不只会是便利与舒适,也有可能会是致命的危险。
也许,这是一个对人类最好的时代,也许,这也是一个对人类最坏的时代。